Tsai Tsung Chen – FT104 2017 First Taiwanese Male

  1. 為了這次比賽你有特別做甚麼額外的訓練嗎? 通常你的周跑量多少? 如何進行周末長距離訓練?
    • 因為工作和家庭都很忙碌,所以我多數只有週末較有時間做運動. 通常月跑量都在120-200公里, 包含野跑. 週末會有一天安排在中級山, 百岳或中短距離賽事, 另一天花個幾個小時在離家較近的火炎山或大肚山練習. 如果說特別的額外訓練是我會做很多的上半身肌群的運動,尤其是核心肌群的訓練. 另外偶而我會針對自己比較弱的一環做針對式的訓練加強它. 這對我幫助很大. 對這個比賽做特別額愛的訓練就是- 休息 XDD…..前陣子太累了.
  2. 像你這樣四個小孩的爸爸,如何兼顧續練/比賽,還有與老婆/家人的相處時間?
    • 我很在乎平衡. 家庭, 工作, 健康運動的平衡. 平日多數時間我會準時下班回家幫忙準備晚餐或陪小孩, 有時間下才會出門運動30分鐘到一個小時. 主要的練習還是在週末及假日為主, 一般會安排一天在中級山,百岳或是找中短距離的比賽來度過, 另外一天只會花2-3小時在家附近不遠的地方練習,而其他時間在家陪家人. 偶而我會帶家人一起運動或是一起到比賽的會場, 跟孩子一起爬山的感覺很棒, 隨者孩子們長大相信這樣的時間會更多. 那就更可以把運動跟家人的互動更可以做好. 最重要的是孩子們也很喜歡大自然跟山林.
  3. 今年開始密集參賽了幾場百K,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到目前為止喜歡百K賽事嗎?
    • 今年會參加的特別多可能是因為去年下半年小兒子出生都沒安排比賽下, 才會今年貪心參加了四場百K的比賽. 每場比賽都在不同國家/區域, 也有不同的風景, 氣候跟難度, 很棒的體驗. 我個人相當喜歡長距離的比賽, 我自己覺得長距離賽事是一個身心控管的比賽,而不是單純的體能或體力. 要在十多個小時跟自己對話, 不停解讀自己的身心狀況來做調整,看到自己強韌的一面以及脆弱的部分是我最喜歡長距離賽事其中的原因
  4. 有任何的補給策略嗎?
    • 一般來說我不太需要太多的補給, 基本上我有留意到各CP點都很長很遠,所以我比平常帶了一倍的水及食物, 確保我能持續一直吃點東西而讓後段還有足夠的體力. 雖然我可能因為可樂喝太多導致後段腸胃有點不適XDD
  5. 你最喜歡福爾摩沙賽事的部分?
    • 因為2016年當過104KM組的後半部掃把, 對於當時看到的風景印象非常深刻(也對晚上的低溫跟崩潰的選手非常深刻). 平常沒有機會到埔里走走的情況下就選擇賽事再來體驗.
  6. 你是如何準備這場賽事?
    • 很愧疚地說其實沒有好好準備, 因為這已經是今年的第四場百K賽事了, 從9月中跑完義大利小巨人後還持續參加了兩場TUR的中距離比賽, 又去爬O型聖稜線發生了很嚴重的高山症下, 我就決定在比賽前好好休息一個月.這段時間的月跑量比平常還少,只有幾次跟朋友走走火炎山,大坑步道以及家附近的恢復跑.比賽結果看來似乎身體有了充分的休息才有好的表現.
  7. 你有沒有從這場賽事中學到什麼,比如競賽策略、熱量營養補給或是裝備選擇?
    • 這場比賽最有趣的是很多的國際選手,而且非常厲害. 我自己覺得在台灣本土的長距離比賽在前面的選手比較不常見有太大的追逐與競爭, 但是這場比賽可以看到很多選手很有策略的在配速(比如總ㄧ在往CPB前都很保守的把自己放在第四或第五順位), 在補給, 或為了加快速度或排名減少補給. 這帶來一些比賽時的競爭樂趣. 這場比賽Run Smart比Run Fast重要
  8. 這場賽事的補給距離與時間間隔較一般賽事長,你如何準備應對?
    • 一般的百K級別比賽或多數的天氣, 我大概都只需要500CC的水就可以夠我到下一個補給站, 但這次我一開始就背了1000CC的水,也比平常帶多一點吃的在上坡時吃. 確保我後續有足夠的體力在後段,尤其我發現我附近的選手前50KM都跑得很快,補給也不多下, 我覺得反而應該要維持後段的體力是重點.

 

陳在琮 Tsai Tsung Chen

  • 104k Formosa Trail 2017 (2nd man, 16:59:01)
  • Tor Des Géants 2017 – Tot Dret 134.1km / 10975m+ (37:39:17)
  • Ultimate Tsaigu 2017 – Utgk (20:13:42)
  • Vibram Hong Kong 100 2017 (13:51:46)
  • The Beast Trail 2016 – 50Km Of Wild Pig (13:13:57)
  • Ultra-Trail® Tai Mo Shan 2015 – Utmt (33:32:00 )